来源:雪球App,作者: 正念投资,(https://xueqiu.com/7369574916/168394624)
兜兜转转十多年,还是基金恰当时
——我的投资之路
2007年,那是全民炒股的年代,股票投资热潮席卷全中国。据统计,截至2007年11月16日,沪深两市账户总数达到1.34亿户,开户数超过了2002-2006年五年的总和,炒股成为一场全民参与的金钱游戏,对所有股民而言,“这是最好的年代,这是最坏的年代”,那一年,我终于破了童子之身,也坠进了股市的深坑。
注:"抢劫不如炒股"是在2007年股市最如火如荼的时候,被某县城的公安部门挂在大马路上的一段公益性广告。可以肯定的是,当一个行业的暴利已经远甚于抢劫的时候,也到了最疯狂的时候。
01股市站岗
我本是一个安分守己的良民,平时发了工资剩下钱,都是拿到银行去报到。但是自进入2007年以后,我身边的一个个同事都在讨论着股票,时不时蹦出今天又赚了大几千。与亲朋好友的碰头,也大抵如此,不是在懊恼怎么就那么早把一支大牛股卖了,没赚到大钱,就是兴高采烈的劝我早点入市,发财要赶早。支撑了几个月,看到同一个办公室炒股的几个同事,都赚得盆满钵满,终于也按捺不住自己的凡心,偷偷去开了户,入了股市。
我很庆幸自己的理智,是在做深度观察后才入的市,躲过了5.30的半夜鸡叫。那段时间,股市是二八行情,大盘股的天下,中字头横行霸道。
我也在那时候,40多元吃进了,50多元买入了中国远洋,随着大盘一次次冲高,我也逐渐有了盈利,开始憧憬着自己的好运必定能带来一大笔财富。
但随着6124点的崩塌,我的资产在快速缩水,按照当时股市砖家说的,面包会有的,股市总有一天会起来的,我开始了一次次逢低补仓,随着手中股票股价的一天天阴跌,终于磨灭了我补仓的信心(主要是子弹快有点跟不上了),我只能就地卧倒,想着大不了老子不赚钱,留给子孙做个遗产也是挺好的。
这一卧就是十多年,终于没舍得给后代做遗产,在前几年稍有点起色的时候,还是忍痛割了,中国远洋现在还在手里,今年行情不错,涨的已经翻倍了,但我还亏着近35%,现在正在犹豫,是否还是要坚持着给后代留个念想,还是趁亏的不是太多,赶紧认亏出局。
02出海不利
2007年,也是我首次触碰基金的第一年。那一年,我买了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那也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买基金也要搞配售,当时买的时候尽想着摩根出品,必是精品,如果早知道要配售,中午怎么着也得去找亲戚朋友再借点钱,多买点份额,这样靠着摩根这颗大树,我们中国人也能扬眉吐气,大赚特赚老外的钱了。
事情的发展和股市一样,亚太优势一路狂奔向下,刚开始,我还每天看看亚太优势的净值,后来,越看越生气,就决定做鸵鸟,再也不看了,亚太优势一路狂泻到0.35元左右,我也一路骂这个从台湾过来的女经理,只知道到大陆来骗我们的钱,后来。
在2015年,这个女经理估计被我骂走了,我也终于没有力气再骂第二任经理,当年,我在0.6元多的时候终于清仓出局(这只基金在2020年11月才回到净值1以上,虽然亏了近40%,我还是庆幸自己走得早,近5年的时间,如果找个靠谱的经理,应该是能把亏掉的钱补回来的)。
03转战信托
2007年后,受到股市、基金的双重打击,我又回到了去银行报到的日子,不过那时候,信托理财开始逐渐兴起,单位有同事好事的,就起头搞信托。
别看信托门槛高,一般要300万起,但经不起人多力量大,你十万,我二十,他三十的,一般十来个人凑份子,就能达到信托的门槛。
信托比银行存款收益高,大约可以做到年化8%-9%,那几年又是刚兑,根本没有雷这一说,也不需要去关心什么净值的,反正到期了,挑头人把本金和收益打到你的账上,也算是一笔稳稳的幸福。
不过,随着这两年经济形势的变化,信托收益率也开始下滑,目前在7%-8%左右,同时信托暴雷也开始时有耳闻,期间,我们的信托也遭遇过兑付延期。
看来在现在的大环境下,信托也开始进入庞氏游戏,变得越来越不靠谱了。
04再回基金
经过十年的艰辛探索,2017年,我再次回到了基金的怀抱。在总结股市和第一次基金投资失败的经验教训时,我认为:
中国的股市不是一个成熟市,是一个消息市,是一个大鳄专吃小鱼的游戏市,我没有背景,没有消息,也没有技术,亏钱是再正常不过,不过幸亏回头是岸的早,后期没再入市,算是保住了革命的种子。
至于基金,投资失利的原因,在于自己没做深入的研究,没嫁对人,人云亦云,随随便便就把自己给嫁了,因此,做基金投资,就是要找对人,找个好基金经理,把自己的一生资产托付给他(她)。
◆◆◆
在2017年,我开始学习基金的基础知识,知道了什么是股票型基金,什么是灵活配置型基金,也知道了什么是一级债券基金,二级债券基金,还知道了场内基金与场外基金之间的区别,更知道了按什么法则来筛选优秀基金,也基本掌握了各类基金当时的优秀基金经理大体是哪几位。
在自认为做好充分的准备后,我开始了我的养基大业,我买入了当时的大热东证资管的新基,和以及固守+的定开混合。
当时这几只东方红基都火的要配售,像,配售是1人5000多;,则是1人1万,买三年。主要想着东方红是牛基公司,照他们的能力,三年出来肯定能翻个倍,也免得中间震荡自己拿不住,当然买东证基,我更是看重了陈光明和林鹏这两位大佬的光芒。
2017年底-2018年初,我还相继买了如日中天的曹名长新基、中欧恒利三年定开,也买了风头正劲的魏伟新基、,还买了明星基金经理杨明的、谢治宇的两年定开,还有暂露头角周应波的,零星的还买了周伟峰的、杨飞的(当时的国泰也很火)、左金保的等等。都是当时的明星经理,之前的n年业绩也都是名列前茅的。
但是随着2018年风格的转变,我看中的这些基金经理的业绩,大部分都萎了起来,正利润开始变负利润,负利润直接往坑里滑(2018年,国泰撞雷,谢治宇也碰雷),跌的我开始要怀疑自己的智商:这些基金经理虽然是各类媒体的大力推荐,可也都是自己通过天天基金网站上的数据,实打实的验证出来的呀。
◆◆◆
到了2019年,好多基仍没有爬出坑,不过令我惊喜的是,由于这个基是拿领导的卡买的,而这张卡平常就用来交交水电费、保险费啥的,买了没多久,就忘了卡上还买有基金这事。
直到2019年4月的一天,进去看卡上还有多少钱,是否够交电费时,鬼使神差的点了一下基金,竟然发现还有1只基金在那儿,还赚了10%多,灰暗的心灵一下子看到了曙光,时间看样子能够磨平大部分基金的亏损(截止到目前,这只基不到三年已翻一倍,也是我买的最成功的一只基,当然这只基后期已经不是周应波在负责,它的走势与周应波成名的时代先锋、明睿新常态有明显不同)。
◆◆◆
其余我不再啰嗦,下面是我的养基记录,选的基本都是明星经理,大部分在回本时我卖掉了,看今年的业绩,我觉得我斩基英明果断,值得称赞,唯一错杀的是谢治宇的。
注:今年来的业绩,截止到2020.12.18
05偶遇正念
我晚上没事,一般会看看手机上的今日头条。2月的一天,头条的算法给我推了正念投资的一篇文章《易方达-张坤,论持续的打击力》。正好我手上有张坤的易方达中小盘,就想看看这位作者对张坤的评价,论证下自己是否真的做了一件聪明事。
一看不打紧,感觉作者用数据说话的风格非常适合我这个理工技术男的口味,当晚就进入公众号,把作者关于基金的文章全看了遍,并收藏入库。以后每天我都会去公众号看看是否有文章的更新,把他作为我买基金的一个主要技术参考。
记得看到介绍黄维的那篇文章《唯基解密2:平安基金——黄维,三维攻击,回撤格挡》,当时觉得黄维的业绩非常不错,规模也小,一直犹豫着是否要买,最后主要觉得黄维独当一面做经理的时间还是比较短,未下得去手。直到正念投资正式建立自己的组合时,未纳入黄维,我就更释然了。
通过正念投资,我还加入了晨星群,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基友,也见识了许多投资多年老师的经验之谈,如文东老师介绍打新基金的那一段,使我对打新基金有了清晰的了解,拓展了固收+的。
目前每天看晨星群的帖子是我必修课之一,结合正念投资的技术贴,不断修正着我的投资理念,帮助我走上投基的康庄大道,并时刻提醒着我少走弯路。
从养基记录的图中,大家也可以看到除了2017年投的一些基被赎回外,2020年初我买的不少基在不长的时间内也相继被赎回。这些,我觉得和正念投资与晨星群的帮助是分不开的。
在我认识正念投资前,我可以说是一个近视眼,看得到但看不清,不断地在试错,但遇到正念投资后,我这个近视眼就像配了一副眼镜,不再模模糊糊,对投基世界有了一个较为清新的认识。
06投资策略
应该说,我目前手上的基,大多都在正念投资介绍的范围之内,不过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前买的有些基有了较为丰厚的利润,表现还相当不错,舍不得赎回,造成目前手上的基有点多,大体是这样的:
1.东方红的睿泽三年定开、创新优选定开和中欧的时代智慧。
东方红在2018年整体撞雷,睿泽也不例外,不过后期收复失地还比较快,今年也涨了近60%,加上就1万块钱的本,所以懒得换了。
创新优选作为固收+,虽然每年收益不高,但都是正收益,正好可以作为固收+底仓,应对明年可能的均值回归。中欧的时代智慧涨势也不错,三年翻一倍,还是可以继续看上一段时间的。
2.睿远的成长价值和均衡价值。
这是我目前唯一每天在定投的两只基,虽然这两只基的收益离每年的冠军基相差较大,离正念投资范围内的一些顶尖基也有一定的差距,甚至傅鹏博的成长价值回撤还有些大。
但我非常相信陈光明和傅鹏博的组合,陈光明曾经在东方红的江湖地位。傅鹏博作为基金教父,睿远公司为基民考虑的厚道精神,使我相信,睿远的基金值得长期拥有(两只基都是当时的爆款基)。
而且这两只基却设定了募集上限,不像,募集了300亿,关两年,每年爆赚基民一大笔的管理费,另外这两只基很早就设置了每日投资额度,堵塞了机构资金的进入,让我等基民共享其成长价值)。
3.核心+卫星组合
在8月之前,我是没有建什么组合的,采用的是底仓+定投的策略。但像易方达中小盘、等基的定投部分在6、7月份相继卖飞后,我开始觉得这种策略还是有问题的,看样子好基还是要捂。
吸收晨星群有些老师的建议,我决定建立核心+卫星这样的组合,采用底仓+大跌补仓的方式。核心组合,只要经济形势不出现崩盘等极端情况,初步确定要坚决长期拥有(我的心里底线是最大回撤20%,真的遇到连续大跌破20%,我不知道到时自己拿不拿得住)。
目前选了张坤、刘彦春、王崇、杨浩、袁芳这5个人(张坤与刘彦春在投资风格上有相当的重合,但谁叫咱是成年人呢),后期考虑加入谢治宇(前面未选他,主要是2018年回撤大)。卫星组合,则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到设定的赢利点时止盈(这样可以保证资金的周转),不好的就进行调整,目前选了冯明远、邹曦、李进、万民远、曲扬、郭睿、盛丰衍这几个人,其中万民远、郭睿的基走势不好,目前处于亏损中。
对于核心+卫星组合,日常主要关注的是卫星组合中基的走势,核心组合的基是经过历史检验的,一旦拥有,就准备与时间作伴,不需要做太多的关注。
4.股债平衡、打新和QDII组合
这些都在考虑之中,部分已经开始实施,主要是应对明年均值回归,加大这几个组合的投资,可以做到进可攻,退可守。
股债平衡组合,按权益比例大小,基本确定的是、、、,这些基,今年收益在同类产品中不一定是最好的,但看2018年的收益,回撤应该是同类产品中差不多最小的。建好仓后,也基本长期不动,除非大牛市再次来临。
打新组合,经过几轮的筛选淘汰,目前留下的是、信诚至选C、、C、,这个要根据新基上市情况,边打边退的。
QDII组合,看了一些文章和推荐,基本确定的是和。
从我的基金持有来看,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持基数量较多,按照网上的一些经验之谈,一般是至多7只为宜,多了会分散收益,抛开股债平衡、打新和QDII组合,我的核心+卫星组合就有12个人之多,后期还需要进一步删减、优化。
07心得体会
两句话,一是克服自己的人性,真的很难。二是与时间为伴,确实可以涨财富。
首先说说人性,人性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贪婪。在基金投资中就是没有耐心,想要赚快钱。为什么大家都喜欢买冠军基,就是想着在同样的时间内,冠军基比别人赚得多。其实均值总是要回归的,从历史表现来看,今年冠军基,明年、后年大部分表现都不是太好,俗话说,一年1倍容易,三年1倍难,冠军基往往是赌中了风口,形势一变,就会打回原形。
二是恐惧。就是恐惧损失,害怕回撤。基金有了些正收益,一跌就跑,还有的埋了多时,一回本就卖,都是恐惧的表现,要克服这点确实很难,因为基金对应的股市,是不确定的,往往是不知道第二天是涨还是跌,跌了更怕第二天还会跌,怕所有的正收益跌光,甚至是亏本。为什么好基拿不住,为什么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大体源自于此。特别是对较大金额的持仓者,例如百万以上的,1天跌1个点,就是1万多,甚至好几万,没有强大的心脏,像我这样的普通人,确实是较为难以接受的。
三是随众。就是随大流买基金,别人说哪只基金好就买哪只,周边的人买哪只基,就跟着买哪只基,自己根本不去做研究,不去分析这只基是否真的值得买入,这种随大流买基,在现在网络社会信息爆棚情况下,往往会放大,如媒体一宣传,大V一推荐,就会冲动去买,往往是事后后悔。
在这三点中,我认为最难克服的是恐惧,我卖飞就是想落袋为安,逢低接回,每次遇到大跌就会骂娘,患得患失,像我前面表格中的那些基,大多都没赚到什么钱,回本就卖,主要还是怕跌回去再亏本,这些都是自己的恐惧心里在作祟。
◆◆◆
其次说说长期拥有。
像我买的杨飞的,在2018年曾经大跌40%+,不过到了2020年初,就爬出深坑了,另外像,,当时都跌的厉害,但在2020年也回到了正收益,他今年还涨的不错。
所以说,如果不看基金的短期行为,长期拥有,还是能赚钱的,但并不说所有的基,长期持有就能赚钱,现在市场上还有不少基,十多年了还没回本。
因此基金赚钱与否,抛开市场因素等,仅以基金经理这一维度而言,关键还是看基金是否长期由单一经理经营,同时基金经理的能力,决定了长期持有能否赚钱,还决定了大幅回撤后,回到正收益的时间成本,更确定了长期拥有后赚钱的高度。
当然,如果在长期拥有的过程中,能做到大跌大补,那回本的时间就更短,赚钱的收益就更厚。所以在长期拥有的过程中,子弹是非常重要的,不要一下子打光,要留有余粮,应对灾荒。
最后,祝全体群友,在正念投资的带领下,选出好基,建立适合自己的策略,岁月宁静,流年似水,让我们伴随着时光,不断地成长,健康和富有!
2020.12.25
正念:浅草妖姬会阶段性验证正念写过的基金经理,也是用数据说话,不过,目前为止似乎海没有被打脸。数据统计也应该经得起验证,欢迎继续纠偏,感谢一路信任。
金融投资网记者 吉雪娇
7月2日,由普益标准主办、普益集团联合主办的《2020中国中产家庭资产配置白皮书》发布会在蓉举行。以“化解财富焦虑解锁增值密码”为主题的本次发布会上,普益标准和普益集团联合发布了《2020中国中产家庭资产配置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通过覆盖全国共21个省直辖市的中产家庭样本的抽样调研,从年龄、学历、收入、投资经历等多个维度探索中产家庭的资产配置现状与需求,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同时助力财富管理机构完善自身的产品和服务体系,更好地为中产家庭提供资产配置服务。
画像:平均年可投资资产50.76万元
《白皮书》显示,中产家庭呈年轻态,学历水平较高,生育水平较低,劳务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收入与年龄、学历具有一定正相关性。
其中,近八成中产家庭主要收入来源是劳务工资报酬,家庭收入多集中于50万及以下,平均年收入为56.04万元。六成以上中产家庭年可投资资产集中在10万-30万区间,平均年可投资资产50.76万元。从年龄特征来看,中产家庭的可投资资产分布与其年龄特征、收入结构基本吻合。
痛点:配置结构不合理
值得留意的是,《白皮书》显示,中产家庭资产配置普遍存在财务压力大、理财知识匮乏、资产配置长期项目规划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其中,传统稳健型理财产品收益持续下滑,与中产家庭收益预期存差距,中产家庭投资满意度不高。整体看,在稳健型理财产品收益持续下滑的背景下,中产家庭难以像往常一样,在花费较少时间精力、承担较低风险的基础上获得与之前对等的收益回报。
此外,《白皮书》指出,当前中产家庭的资产配置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配置理念不成熟,仍有“刚兑”期待,7.27%的中产家庭对传统预期收益兑付的资管产品净值化运作仍有排斥,不愿接受本金损失,近一半(49.14%)中产家庭对净值化资管产品的运作较担忧;二是财富保障水平低,长期项目支出配置规划不足,仅有不到三成(28.98%)的中产家庭对财富保障及家庭风险管理有比较高的了解,26-35岁家庭普遍在子女教育、养老、医疗等长期项目支出配置方面缺少全面规划;三是配置结构不合理,住房资产占比较高,平均占比达52.33%,金融资产中存款及银行理财等固收类资产配比高,金融资产配置结构有待优化;四是养老、医疗规划不足,过半中产家庭年均保费开支不足家庭年收入的一成,家庭全员保险配置率不高,主要以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为主,保单量并不高,但提高保险配置比例意愿明显。
需求:计划增投金融资产
针对中产家庭金融资产配置需求,《白皮书》指出,中产家庭资产配置目标以稳健增长为主,公募基金增投欲望最强,倾向于专业机构打理投资。
《白皮书》显示,中产家庭的资产配置需求呈现出与高净值等财富群体不一样的特点。从配置目标来看,37.81%的中产家庭资产配置目标以稳健增长为主,36-45岁中产家庭群体“冒险”精神较突出,26-35岁群体更为激进。
从配置结构来看,中产家庭的公募基金增投欲望最为强烈,有61.72%的中产家庭计划未来一年提高公募基金资产的配置,股票、商业保险、私募基金紧随其后。其中,中产家庭自主投资和通过基金持有股票资产比例相当,但自主投资股票投资满意度不高。
从决策方式来看,多数中产家庭更倾向于选择专业机构打理投资,注重服务机构的专业性,同时也在产品的丰富性和收益性、服务的多元化等方面对服务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议:进行多元化资产配置
针对中产家庭资产配置现状与需求,《白皮书》建议,中产家庭需确立合理的资产配置目标、进行多元化资产配置、优化金融资产配置结构、并选择专业的财富服务机构。
具体来看,一是要立足家庭生命周期,从家庭所处阶段的需求出发,确立合理的家庭财富配置目标,以确保家庭的发展能有序实现,同时强化风险意识,将风险管理作为中产家庭资产配置的重要目标。
二是要把握宏观政策趋势,尤其是要深刻认识到在“房住不炒”的政策背景下,房地产资产配置价值有所下降,应树立资产配置理念,进行多元化资产配置。其中,金融资产凭借差异化的风险收益特征,能全面满足中产家庭的资产配置需求。
三是要确立整体配置逻辑,通过分散投资,优化金融资产配置结构,实现安全性、流动性与收益性三大目标统一,组合产品或成最佳选择。其中基金组合与保险组合凭借多方面的优势成为投资组合产品中的趋势代表。
四是要选择科学配置方式,金融资产配置是专业性相对较强的领域,中产家庭可委托专业机构,合理设计专业化与个性化的资产配置方案,更好地满足自身资产配置需求。
2020年是中国加快金融开放和落实资管新规的关键之年,市场规模超过120万亿的资管行业,其内生逻辑和发展方向都将迎来重大变革。
银行理财子公司纷纷崛起、传统资管机构持续转型、公私募基金寻求创新突围,以适应资管新时代市场竞争的要求。面对新的监管环境,
如何把握机遇,确保在健康合规的基础上稳健发展,已成为资管行业迈入新发展阶段的重要课题。
正是洞察到这一发展趋势,由新财富主办的全球资产管理高峰论坛将于2020年9月8日在中国厦门举行,届时银行私行及银行理财子公司负责人、
私募机构基金经理、上市公司高管等来自全球的投资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全球市场新格局下的资产规划展望,捕捉财富管理行业未来的发展机遇。
上一篇:2020
有话要说...